2、太阳能**胶体蓄电池容量
电池容量是指电池储存电量的数量,以符号C表示。常用的单位为安培小时,简称安时(Ah)或毫安时(mAh)。
电池的容量可以分为额定容量(标称容量)、实际容量。
(1)额定容量
额定容量是电池规定在在25℃环境温度下,以10小时率电流放电,应该放出较低限度的电量(Ah)。
a、放电率。放电率是针对蓄电池放电电流大小,分为时间率和电流率。
放电时间率指在一定放电条件下,放电至放电终了电压的时间长短。依据IEC标准,放电时间率有20,10,5,3,1,0.5小时率及分钟率,分别表示为:20Hr,10Hr,5Hr,3Hr,2Hr,1Hr,0.5Hr等。
b、放电终止电压。铅蓄电池以一定的放电率在25℃环境温度下放电至能再反复充电使用的较低电压称为放电终了电压。大多数固定型电池规定以10Hr放电时(25℃)终止电压为1.8V/只。终止电压值视放电速率和需要而夫定。通常,为使电池*运行,小于10Hr的小电流放电,终止电压取值稍高,大于10Hr的大电流放电,终止电压取值稍低。在通信电源系统中,蓄电池放电的终止电压,由通信设备对基础电压要求而定。
放电电流率是为了比较标称容量不同的蓄电池放电电流大小而设立的,通常以10小时率电流为标准,用I10表示,3小时率及1小时率放电电流则分别以I3、I1表示。
c、额定容量。固定铅酸蓄电池规定在25℃环境下,以10小时率电流放电至终了电压所能达到的额定容量。10小时率额定容量用C10表示。10小时率的电流值为
3、太阳能**胶体蓄电池内阻
电池内阻包括欧姆内阻和较化内阻,较化内阻又包括电化学较化与浓差较化。内阻的存在,使电池放电时的端电压低于电池电动势和开路电压,充电时端电压**电动势和开路电压。电池的内阻不是常数,在充放电过程中随时间不断变化,因为活性物质的组成、电解液浓度和温度都在不断地改变。
欧姆电阻遵守欧姆定律;较化电阻随电流密度增加而增大,但不是线性关系,常随电流密度的对数增大而线性增大。
太阳能**交通蓄电池 于海拔1500米以上地区的太阳能(风能)户用系统、离网电站、太阳能(风能)通讯、通信基站、太阳能(风能)路灯、移动式储能系统、太阳能(风能)交通信号灯、太阳能建筑系统等。
5、太阳能**胶体蓄电池能量
电池的能量是指在一定放电制度下,蓄电池所能给出的电能,通常用瓦时(Wh)表示。
电池的能量分为理论能量和实际能量。理论能量W理可用理论容量和电动势(E)的乘积表示,即
W理=C理E
电池的实际能量为一定放电条件下的实际容量C实与平均工作电压U平的乘积,即
W实=C实U平
常用比能量来比较不同的电池系统。比能量是指电池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所能输出的电能,单位分别是Wh/kg或Wh/L。
比能量有理论比能量和实际比能量之分。前者指1kg电池反应物质完全放电时理论上所能输出的能量。实际比能量为1kg电池反应物质所能输出的实际能量。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电池的实际比能量远小于理论比能量。实际比能量和理论比能量的关系可表示如下:
W实=W理?KV?KR?Km
式中KV—电压效率;KR—反应效率;Km—质量效率。
电压效率是指电池的工作电压与电动势的比值。电池放电时,由于电化学较化、浓差较化和欧姆压降,工作电压小于电动势。
反应效率表示活性物质的利用率。
电池的比能量是综合性指标,它反映了电池的质量水平,也表明生产厂家的技术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