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将**电力工业带入了智能电网时代,电网智能化的核心就是动态地整合用户侧资源,包括负荷以及电力使用的相关信息。因此,电力需求侧管理是智能电网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是通过对用户侧的电力仪表等设备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和,实时用电状态,包括电流、电压、电能、功率、电能品质等,并通过通过策略控制来实现对用户用电质量和用电可靠性进行控制,如瞬时负荷,电力品质,用电策略等。
电力需求侧管理还包含对新能源的接入和管理,不仅仅利用需求侧管理上的节能,更利用分布式新能源的接入和管理,更大程度的实现需求侧能源的开源,提成用户侧的用电质量、用电可靠性、以及低成本用电和节能减排。
设计方向
数据采集:通过间隔层设备实时采集现场各种电参数、开关量及温度量、电能抄表值等;
画面显示:10KV回路的合、分状态、变位信息、保护设备动作及复归信息、及所用变系统的信息,0.4KV回路各电力参数的实时数据,及漏电、温度等各种告警等信息。
数据记录:具有电压、电流、功率、电能以及事故、告警事件等各种历史数据的存储功能,以供查询、分析、打印。
报警处理:若出现跳闸、过流、漏电等状况,需及时报警,用户可通过电脑网站、手机APP等多种方式获取该报警提示。
权限管理:平台可以设置不同权限的账户,只有权限高的账户才拥有维护、修改平台配置的权限,普通权限的账户仅能通过平台查看数据,避免越权操作;
图形分析:可以曲线形式展示数据库中的电流、电压、功率等电参量,针对用电量则可通过饼图、柱状图等查看用电趋势,;
报表统计:通过报表,可以方便分析供电系统及各回路运行参数,形成运行日报、月报,电能统计日报、月报、年报。
变电站托管
服务项目类型
变配电站启动投运服务
编制变配电站启动方案、启动操作票、运行规程、启动应急预案、典型操作票等启动前需申报大客户中心审批的相关资料,参与变配电站启动前设备的竣工预验收和总验收,组织和协调变配电站启动投运工作。
变配电站值守运行服务
专职电力技术人员驻守值班7/不间断维护,电压等级10kV、35kV、110kV,各种电压等级变电站派驻电力技术人员有4人、6人、9人、12人及以上,可按照客户要求、管理项目内容协商确定。
运维市场现状分析
1)目前电力运维市场参与主体,由传统电力企业或关联公司及工程安装公司组成,其中传统电力企业或关联公司占据了整个变配电运维市场的绝大部分的份额,依靠其在技术、资源上的优势掌握着大量的用户资源。但也因技术手段落后、管理颗粒度偏大等因素带来了响应机制落后、竞争意识差和服务观念薄弱等一系列的问题 ,这一点在配电网环节日益**。
2)一般来说,供电公司和用电单位的责任分界在高压计量点之后。用户端电力设施的运维大多还停留在物业电工、外聘电工管理阶段。与电力公司相比,普遍缺乏科学的管理手段,成本高、响应慢;故传统的运维体制正在面临着剧烈冲击,更加开放、灵活和资源优化的社会化维保协作生态,互联网化的维修、**服务体系转型趋势明显变化。
3)传统电力运维企业往往采用“游击”方式获取客户,缺少服务的标准化体系,人员调配随意性大、效率不高。近年来随着人力成本上升,业务量,采用传统手段进行电力运维服务已经不能满足快速服务的目标。
设备巡检任务由由巡检人员来执行,通过设备电子身份标识来标记某些重要的供配电设施,设备巡检人员通过智能巡检终端对扫描巡查对象的电子身份标识,设备状态信息上传至云平台,巡检任务执行完成后生成巡查记录并同时生成巡检人员活动轨迹,可供维保公司相关管理人员及方相关人员随时查看设备巡检情况,让巡检工作有迹可查,同时便于对巡检人员的管理。
智能变电站状态监测系统,集成动环、安防联动、网络等功能于一体,大大减少巡检人员工作强度,弥补变电站取消运行人员直观性不强的弱点,加强对变电站的安全、保卫工作,提高变电站运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