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及应用
阳离子沥青乳化剂
化学组成:十六烷基**基氯化铵或十八烷基**基氯化铵,是一种季铵盐类、中裂偏快型阳离子沥青乳化剂。适用于封层油、粘层油散布操作。具有施工简单、成本低、无污染、环保效果好等特点。
性能及指标:
外观:白色或淡黄色固状物 活性物含量:70±2% PH值:(1%水溶液):6.0-8.0 游离胺含量:≤2% 使用方法: 首先将沥青加入熔化加热釜内加热熔化、脱水,除去杂质后于135-140℃下备用。另将一定量的水加入乳化剂水溶液配置釜内,加热升温至55-60℃,按比例加入乳化剂,搅拌均匀。将上述所配制的基质沥青和乳化剂水溶液按要求同时加入胶体磨,即可得到阳离子乳化沥青。
包装和贮存:
净含量100公斤塑料桶。室温保存,保持密封良好,防止日光暴晒,长时间存放或低温存放使用前加热或搅拌。
沥青乳化剂的发展过程
从二十世纪初就进行乳化沥青的研究,自商品化的乳化沥青生产以来,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在前40年的发展中主要是阴离子乳化沥青,但这种阴离子乳化沥青的微粒带有阴离子电荷,当乳液与骨料表面接触时,由于湿润骨料表面也带有阴离子电荷,同性相斥的原因,致使沥青微粒不能尽快地粘附到骨料表面上。若使沥青微粒裹覆到骨料表面必须待乳液中水分的蒸发。 随着近代界面与胶体化学的进展,近20年来,阳离子乳化沥青发展速度很快。这种沥青乳液是使沥青微粒带有阳离子电荷,当与骨料表面接触时,异性相吸的作用,使沥青微粒吸附在骨料表面上。 日本使用沥青乳化剂是在1925年东京大地震恢复时期。1930年开始有商品提供市场,战后有得到迅速恢复与发展。 1951年法国开始研制阳离子乳化剂。1957年美国把阳离子乳化剂应用在道路施工上,并于1959年开始商业化。 60年代苏联仅应用阴离子乳化剂,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开始试制某些类型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并发现了它作为道路沥青乳化剂是可行的。于1972年试制阳离子乳化剂烷基**基氯化铵,利用它制作沥青乳化剂。 80年代以后,阳离子沥青乳化剂又有新应用,它可防止原子铀尾渣的放射性污染,采用阳离子沥青乳化剂和水泥砂浆混合物制成的密封剂,可减少99.9%氡放射物密封的长期稳定性试验正在进行中。 我国阳离子沥青乳化剂的研制和应用起步较晚,1977年研制成功,1978年由交通部组织完成了“阳离子乳化沥青及其路用性能研究”课题协作组。为发展我国阳离子乳化沥青做了大量工作。1981年列为交通部重点科研项目,1983年列为国家计委与经委的节能应用项目。1985年由交通部进行了技术鉴定。并决定“七五”期间在全国范围推广应用。1987年在杭州召开的阳离子乳化沥青推广会,并提出1990年我国有1/3路面使用阳离子沥青乳化剂。 到目前为止,全国有14个省市已广泛用于筑路修路,由于原料短缺,阳离子沥青乳化剂产量远远满足不了实际应用的需要,今后要在国内阳离子沥青乳化剂的新品种和制备工艺上加强开发和推广应用,提高我国筑路技术水平,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现在国内已经有很多乳化剂生产厂家,新乡市龙腾路用材料有限公司是其中一个乳化剂品种比较齐全的生产型企业。
沥青乳化剂的发展优势
采用优质沥青乳化剂生产出的乳化沥青铺路,现场施工简化,不需将沥青加热到170~180℃高温后再去使用,砂石等矿料也不需烘干加热,可以节省大量的燃料与热能。由于沥青乳液具有良好的工作度,可以均匀地分布在骨料表面上,并与其产生较好的粘附性,因而可节省沥青用量,简化施工程序,改善施工条件,也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由于这些优点,乳化沥青不仅适用于铺筑路面,而且在填方路堤的边坡保护,建筑屋面及洞库防水,金属材料表面防腐,农业土壤改良及植物养生,铁路的整体道床,沙漠固沙等许多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乳化沥青既能改善热沥青的施工技术,又使沥青的应用范围得到不断扩大,因此乳化沥青得到迅速的发展。